昆山五咏 其二 王御史墓
有宋建王极,汴京郁嵯峨。仁化浃迩遐,林林英杰多。
昆山虽僻左,士风粹而和。明经擢高第,踵接肩相摩。
御史乡先生,学术正不颇。五传究终始,备论订舛讹。
粤在宣和间,袖然中巍科。初主丽水簿,言事何委蛇。
说书辅春坊,执法居谏坡。从容荅时相,直气凌太阿。
范公在馆下,诘责加切磋。卒为廊庙器,词源浩江河。
高弟沙随程,入室非操戈。宋史书列传,耿耿名弗磨。
世变陵谷迁,百年无几何。城南新漕里,荆榛埋铜驼。
景行世仰止,高风激颓波。门墙既有限,樵牧安敢过。
再拜重兴感,临风动悲歌。荒苔封断碣,太息为摩娑。
复邹忠公墓为谢子兰赋
有宋开国三百年,圣君哲后登才贤。内无吕贾武韦祻,昭宪流裕远且绵。
宣仁垂帘辅哲庙,初政彷佛元丰前。奈何权奸枋国命,党籍忠良俱左迁。
紫宫正位俨宸极,岂假巫祝循私偏。非言搆狱狱词具,奉诏废作瑶华仙。
谋之者谁郝内侍,卯金刀氏相夤缘。元符授册立为后,奸臣揣摩机已先。
维时忠公居谏省,从容奏对言便便。属比祥符永平事,春秋大义星日悬。
孟后既废不可复,刘岂得擅中宫权。遂良还笏为斥武,好礼上书因谏玄。
忠言逆耳竟远谪,徒步独上新州船。贞哉贤母成子志,身落瘴乡甘弃捐。
端王嗣位肆大眚,放逐两载蒙生还。寻复正言转司谏,三守剧郡亲蕃宣。
俄承天语询谏草,云付烈焰飞炎烟。伪书一出那可辨,再由衡岳移漓川。
澹山寺中啼怪鸟,仙宫岭下流清泉。精诚端能动天地,神物卫护非伪传。
豺狼载路尚猖獗,脱身虎口仍颠连。放还未几瘴疠作,一病不起宁非天。
仅存馀息见故友,言以国事犹拳拳。公也程门弟子列,存心慎独功弥专。
思陵赠谥发潜德,己死奸谀应凛然。常州城北十里许,高坟累累官道边。
政和迄今二百载,子孙散落犁为田。牛羊暮下蒿棘满,泪落行路兴哀怜。
谢君忼慨当世士,献书天府言数千。建祠复墓限樵牧,新松稚竹清阴圆。
呜呼章蔡终贬窜,同恶岂能谋自全。青山门外一抔土,尚有诸生加豆笾。
忠邪犹来难并立,不信请视思贤编。
匡山歌送恢复初上人
有美人兮思匡山,岁云暮兮道险艰。江空积雪涛波若山立,骇惨慄兮凋朱颜。
邀芙蓉于五老兮,怅飞瀑之潺湲。颠崖绝谷以晻霭,方翼层霄而高举,如翥凤而骞鸾。
长松幽兰芊绵野芳,鸟道百折上扪,翼轸不得穷跻攀。
鹤夜怨而寡似,迟夫君而未还。山川摇落兮老冉冉而怀土。
歌匡山兮将归望孤云于极浦。嗟昔人兮既远访遗踪而览古。
社结莲以植花林卖杏而守虎。驱飞锡兮踰险阻,云为扉兮月为户。
携匡山兮招应真,饭松花兮饮石乳。展丹屏之九叠,溯银河之三梁。
阅琼经于户室,采金芝于珠房。霞气朝润天光夜明,养贞素于恬澹兮聊消摇以徜徉。
嘅鸣凤之不至胡众鸟之高翔。驺虞弗仁驽骀以良,树樗析桂用狼牧羊。
彼方以蹠蹻之为洁廉兮,又奚慕乎夷齐采薇于首阳。
赋归来兮彭泽怀高士于南昌。清风至节照今古,吾将尚友于斯人兮,歌濯缨于沧浪。
瞻白云兮思君,何山高而水长。
野老移家图为谢子兰题
野老移家向何许,乃在吴松之甫里。治生拟学陶朱公,钓竿欲觅玄真子。
小儿读书坐船头,大儿击楫歌中流。细君斫脍妇炊黍,老子醉卧芦花秋。
人生真乐不易得,儿女团栾居泽国。避秦何必问桃源,朝泊江南暮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