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湖

徐俯 〔宋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① 渡 一作:度

雨后池上

刘攽 〔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山行杂咏

袁枚 〔清代〕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巴女谣

于鹄 〔唐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山雨

偰逊 〔元代〕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听听,秋的声音

毕国瑛 〔近现代〕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㘗㘗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

山城的雾

蒲华清 〔近现代〕

山城,清晨的雾,
真是无比奇幻——

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
山城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

太阳一出山便被罩住,
天空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圆。

大车小车都提着红灯笼,
像老爷爷走夜路,缓缓向前。

只听见雾中哒哒的脚步声,
看不清路上行人的脸。

看不见枇杷山顶的红灯,
看不见电视塔的塔尖…….

汹涌的雾在翻卷,
就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

啊,我真写不完雾中的奇景,
我要把它绘成美丽的画面。

【三年级下册】《山城的雾》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金逸铭 〔近现代〕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
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
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
“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
“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隔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心里想的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三年级上册】《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太阳是大家的

薛卫民 〔近现代〕

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
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
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
她要去哪儿?
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
走向另外的国家。

在别的国家里,
也有快乐的小朋友,
也有小树和鲜花,
我知道,此时,
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
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

【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

作者